情绪影响癌症 |
【 整理发布:王力野生灵芝网 】 【 发布日期:7/6/2011 】 浏览次数:1226 |
 |
一位英国医生对250例癌症病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,发现在癌症发病之前,受过精神打击的竟达三分之二。美国本松博士调查的500名癌症患者都有明显的精神创伤史,本松博士认为,人每天处于高度紧张的环境中,可引起血液中皮质酮的浓度迅速增加,导致免疫器官中T、B淋巴细胞和其它免疫成分的破坏,不能及时消除体内突变细胞,于是患癌症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加。近代研究认为:社会心理的紧张刺激会降低或抑制机体的免疫能力,诱发内分泌的失调。抑郁消极的情绪可使催乳素分泌过滥而致乳癌。紧张的环境刺激恐惧和焦虑可影响巨噬细胞、淋巴细胞及免疫抗体的产生,造成免疫能力缺损而引起癌症。目前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观察提示,癌症的生长速度与个体的生活方式突然改变等心理因素有关。
李益民医生于1995-1997年间作了一项"癌症病人心理状态与生存期的关系"的研究。将218名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分为两大类,即阳型性格:接近正常的心理状态,表现为胸襟坦荡、情绪平稳或高涨,行为迅速好动,多言语,积极配合治疗;阴型性格:胸襟狭窄,多愁善感,悲观厌世,情绪低落,寡言少语,行动缓慢,有自杀倾向,不愿接受治疗。随防观察发现早、中、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阳型性格都高于阴型性格,其中早、中期患者差别更为明显。同时监测具有识别和清除畸变的肿瘤细胞作用的T淋巴细胞,结果阴型性格T淋巴细胞CD3及辅助T淋巴细胞CD4均明显低于阳型性格者。说明阴型性格者免疫力明显受到抑制。
综上考虑,肿瘤的发生、发展、转归与心理状态、情绪因素十分密切。正常人平时若能注意情绪乐观、心态积极向上,可明显减少肿瘤的发生机会,患癌后心理方面的调节更不可忽视。
|
|
|
|